【泰国政坛进入“法律战”高压阶段:他信与佩通坦命运悬于宪法法院裁决!】据民族报7月2日报道消息,泰国对他信家族的“法律战”再度升级,围绕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泄密音频事件,宪法法院已正式受理针对总理佩通坦·钦那瓦的弹劾请愿案,判决结果将决定她以及整个他信家族的政治未来。
7月1日,宪法法院以7比2投票决定,立即暂停佩通坦担任总理的职务,并命令其在15天内对相关指控作出正式答复。尽管其被暂停总理职务,她仍保有文化部长身份,得以继续参与内阁事务。这一安排与前总理巴育·占奥差遭宪法法院暂停总理职务但继续担任国防部长时如出一辙。
本次宪法法院受理的请愿案是由36名上议员联合提交,依据《宪法》第170条第3款及第82条,质疑佩通坦是否应被撤销总理资格。事发源于一段泄露的音频,据称录下了她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私下谈话,引发强烈政治争议。
此案预计将在30-45天内作出终审裁决,结果只有两种可能:
1.裁定她保有部长身份,可恢复总理职务;
2.裁定其资格终止,即正式丧失总理职位。
泰国为泰党高层、包括其父亲——前总理他信,显然寄望于第一种结果。若法院作出有利裁定,不仅有助于恢复佩通坦的政治信誉,也可能削弱目前以民族主义为旗帜、声称他信家族“通柬叛国”的抗议团体声势。
若法院认定佩通坦资格终止,泰国必须启动新一轮选举总理的程序。根据法律,新总理必须从各党向选举委员会(EC)正式提名的候选人名单中产生,每个提名政党须至少拥有25名国会议员。
截至目前,该名单包括:
1.差卡森(为泰党)
2.阿努廷(泰自豪党)
3.巴育(联合建泰党)
4.披拉攀(联合建泰党)
5.朱林(民主党)
不过,如果国会未能就上述人选达成一致,总理人选可能需出名单,进入更为复杂的三阶段程序:
1.国会在90日内无法选出总理的情况下,需以简单多数批准召开特别联席会议;
2.联席会议必须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“接受外部人选”动议;
3.下议院随后表决选出“外部总理”。
若此程序仍无法选出新总理,最终可能导致国会解散,重新举行大选。
泰国政治分析人士指出,若法庭最终裁定对佩通坦不利,他信家族可能短期内面临权力真空;但若裁决有利,为泰党及他信势力有望借此重振旗鼓。不论结果如何,这场围绕他信父女的“法律战”,已经将泰国政局推向高度紧张的临界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