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泰国电商破万亿,TikTok搅动社交零售新格局】
泰国头条新闻社讯 据泰媒报道,7月14日,priceza网站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,2024年泰国电商市场实现14%的增长,总规模达1.1万亿泰铢,较2023年的9800亿泰铢明显扩大。预计到2027年,整体电商市场将增至1.6万亿泰铢。
这使得泰国成为东盟第二大电商市场,仅次于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。尽管泰国人口规模在东盟仅位列第四,但本地消费者对电商购物的接受度极高,同时越来越多品牌将营销重心转向电商及各类平台,成为强劲推动力。
在泰国消费者最常用的电商平台中,Shopee使用率高达75%,其次是Lazada(67%)和迅速崛起的TikTok(51%),后者成为社交电商(S-Commerce)领域的亮点。2025年被视为联盟营销(Affiliate Marketing)元年,品牌大量转向这种方式以实现销售增长、优化预算与可衡量成效。
尤其是在主流平台提升卖家费用之际,越来越多品牌选择通过KOL和消费者建立直接销售通道,避免高平台抽佣。
TikTok凭借内容与算法优势,创造了“即看即买”的无缝购物体验,在一款App内即可完成从观看到下单的完整流程,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线上购物行为。
但正是这种优势引发了专家忧虑,当社交媒体与电商功能合并于同一平台时,可能出现不公平竞争。比如降低跳转到竞争平台的内容曝光,或强制商家使用TikTok的销售系统,以维持流量与订单。
对小商户而言,这种模式虽然带来订单,却也必须接受平台单方面设定的规则,难以回避隐性成本,如物流费用或系统佣金上涨等问题。
TikTok在S-Commerce市场虽然声势浩大,但其物流系统仍显薄弱。泰国邮政总经理丹南透露,自2024年中起,泰邮已与TikTok开展合作提供物流服务,但无法掌握具体订单量与营收占比,因TikTok未提供透明数据。
根据业内估算,泰邮在TikTok电商的市场份额约为1-2%,明显低于主要竞争者。在合作初期,泰邮曾是主要物流伙伴,但目前TikTok转向与J&T展开更深入合作,后者被认为已成为TikTok的战略级合作方,尽管尚未披露详细财务信息。
丹南表示,泰邮方面已看出TikTok和J&T有战略关系,但因缺乏透明数据,难以评估整体市场情况。泰邮已尽力完成自身职责,其他就看平台的意志了。
一些中小商家开始表达对TikTok主导S-Commerce市场的担忧,虽然消费者触达机会增加,但平台规则几乎由TikTok单方面制定。一位卖家坦言,虽然销量提升了,但佣金也变高了,还得使用平台指定物流服务。
另一位卖家补充称,不买广告、不参加TikTok官方活动,几乎没有曝光。这种局面不只影响单一卖家,也可能影响整个市场多样性。适应不及的小商户将被迫退出市场。
朱拉隆功大学经济学讲师指出,TikTok作为融合社交与电商的平台,其市场行为正在被全球多国密切关注,泰国也不例外。其从娱乐平台快速转型为电商主力平台,引发对平台是否公平竞争的质疑。
TikTok依靠用户粘性(平均每日使用95分钟)与内容推荐算法,使购物转化无缝流畅。但这也可能助长“平台自我优待”行为,如隐藏竞争平台内容链接、强制使用其交易系统等。
印尼的案例尤为明显,政府曾临时封禁TikTok Shop,原因包括不公平竞争、用户数据垄断、以及掠夺性定价伤害本地商户。这一案例也让泰国开始思考是否应有类似监管措施。
目前泰国尚未设立明确机制区分社交媒体与电商角色,也缺乏透明算法监管措施。同时,邮政等本地服务商也反映TikTok与特定物流商的深度绑定带来了市场竞争失衡的风险。
相较之下,欧盟已将TikTok认定为《数字市场法》(DMA)下的“守门人”(Gatekeeper),以规范其行为,防止平台利用市场力量扭曲竞争。
他指出,泰国正处于政策转折点,是时候制定合理监管机制,确保S-Commerce市场公平竞争,保护消费者利益,并防止平台滥用权力影响中小商户与市场生态。
(编译:hansa;审核:wan;来源:postto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