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泰国商业部制定七大优先政策应对经济问题】
泰国头条新闻社讯 据泰国媒体报道,10月2日,泰国商业部部长素帕琪在向高级行政官员、府级商业部官员及驻外商务参赞传达工作政策后表示,商业部制定了短期工作方针,列明了七大优先事项,旨在以“Quick Big Win”理念,通过多方合作,快速、高效地达成惠及全民的经济成果,同时为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七大优先事项如下:
1. 美国关税与贸易谈判
加速与美国达成《互惠税收协定》(ART),预计于2025年12月完成。其主要内容包括推进原产地规则(Rules of Origin)和原产地证书(C/O)的数字化,以防止商品冒充原产地并提高透明度。数据显示,该项举措成效显著,伪造C/O案件从每年数百起降至2024年的5起,2025年则未发现此类案件。与此同时,将反倾销调查时间从12-18个月缩短至9个月,利用AI数据分析技术,直接助力泰国企业;
2. 泰国-柬埔寨边境贸易
为受边境局势影响的7个边境府民众和企业提供帮助,包括举办“蓝旗促销”活动帮助降低生活成本,与泰国邮政合作提供每件商品减免100泰铢运费以支持小型企业,鼓励府级商务官员将与民众协调开拓新市场渠道,以替代受影响区域及分散风险;
3. 自由贸易协定(FTA)与开拓新市场
目前,泰国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4项FTA,包括今年推进的以下FTA谈判:
- 泰国-欧洲自由贸易区(EFTA)FTA:2025年上半年生效;
- 泰国-欧盟FTA:2025年第一季度达成关键进展;
- 泰国-韩国FTA:2025年内完成;
同时,通过驻点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务参赞积极开拓潜力市场,如中东(沙特阿拉伯、阿联酋)、南非、南亚(印度)和东盟(越南),以买家-卖家配对和新形式贸易洽谈活动推动出口;
4. 降低民众生活成本
每年举办1300次“蓝旗促销”活动,减轻民众约50亿泰铢负担。例如,与100多家私立医院签署谅解备忘录(MOU),要求公开药品价格,方便民众选择在医院外购买药品,预计每年可节省324亿泰铢开支,缓解公立医院拥挤的问题,增加私立医院客流量;
5. 稳定农产品价格
尤其是大米,今年产量预计达2180万吨,库存约350万吨。为此,商业部推出以下措施:
- 低息贷款减缓销售压力;
- 鼓励合作社增加库存;
- 为460万户家庭提供每莱1000泰铢的农民补贴;
- 通过政府间(G2G)协议将对华出口从28万吨增至50万吨;
- 与日本和新加坡签署MOU确保泰国大米配额;
此外,推动农民转向高质量作物,如地理标志产品和市场需求作物等,以应对全球竞争和气候变化风险;
6. 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并提升泰国商品价值
支持中小企业进入南亚、中东、非洲、拉美等新市场,帮助其通过技术提升能力,并提供贷款支持,推广“Thailand Trust Mark”和“Thai SELECT”认证标志,开发“MOC+”平台,方便中小企业获取政府支持;
7. 调整法规与应用技术
修订阻碍商业的法律法规,利用AI分析商品供需数据,确保贸易措施跟上形势,扩大地方商品通过电子商务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。
素帕琪最后补充说,商业部已运营105年了,今后仍将继续伴随泰国前行,即使她不再担任部长。商业部不仅仅是为了推动“Quick Win”,更是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奠定稳固、透明和可持续的基础。
(编译:KA;来源:bangkokbiznews)